【华文化·研】鸢绘传承 意寄东风
草长莺飞,风和日丽。为弘扬中华传统非遗文化,4月4日上午,华庄中学初一(2)中队的同学们参加了华庄社区“春暖花开好时节,不负春光放纸鸢”的主题活动。
一、风筝知多少
活动伊始,社区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了风筝的由来、寓意、种类、典故以及传统风筝的制作步骤。吟诵着有关风筝的古诗,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走向手工区,制作自己的风筝。
二、巧手绘风筝
将竹条贴在风筝布片上并固定好后,同学们拿起画笔,怀揣春天的热爱、对未来的憧憬,用绚丽的色彩和非凡的创意让原本空白的风筝变得灵动鲜活起来。
三、晴空送风筝
明媚的阳光下,同学们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,相互配合,时而立定抻线,时而随风奔跑。在欢声笑语中放开手中的线,让风筝载着期待和憧憬一起飞向蓝天。
本次活动将劳动实践与非遗文化相结合,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。飞舞的风筝既承载着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更饱含着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希冀。愿同学们也能如风筝一般,乘风而起,扶摇直上!
活动感悟
“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”,春天是个放纸鸢的好季节,今天我很幸运地参加了华庄社区的“放纸鸢”活动。纸鸢起源于中国,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,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,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。在今天制作的过程中,同学们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,将纸鸢涂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,粘上了彩色丝带,十分绚丽。我们会努力奋斗,将纸鸢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人了解到纸鸢这项非遗文化。
——宋世欣
春天,是个春暖花开,春风和煦的季节,亦是个适合放纸鸢的季节,就连古人也会为了纸鸢而挥动笔墨写下一首又一首诗歌。而就在这样美好的春天,我有幸参加了由学校与社区组织的“放纸鸢”活动。纸鸢作为中国的一项文化遗产,现如今也增添了许多更加新颖的款式。今天的活动让我亲身体验了纸鸢的制作过程。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历经了一些小麻烦,但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。制作完成后,我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。感谢学校与社区让我体验到了此次愉快的纸鸢活动,希望这项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。
——吕陈诺
用户登录